手動終端式係統 |
一、係統介紹 由換向閥 1a 的位置決定潤滑泵①輸出的潤滑劑經兩條供油主管的某一條供送,另一條向貯油器開放。 雙線分配器②全部動作完畢,供油壓力急劇上升。可用供油壓力是否達到預先確認的數值來判斷係統給油工作是否已經完成。 係統再次進行給油運行時,換向閥 1a 處於相反位置,此時供油主管壓送和開放交換。
二、特 點 係統簡單,設備費用低。 適用於給油間隔時間長,潤滑點少的場合。 也可與其它係統配合,潤滑某些特殊的部位。
|
三、係 統 圖 四、係統裝置簡圖 |
 |
|
電動終端式係統 |
一、係統介紹 電控櫃⑤內的指令時間繼電器使係統按照設定的給油間隔時間自動動作,按”給油時間延長“表示給油工作的異常,另設有”貯油器空“,”過負荷運轉“等警報信號。指令時間繼電器按係統一次給油工作實際所需時間加2~5分鐘調整。 供油主管末端裝有壓力操縱閥或壓差開關閥或二隻壓力開關閥(每管線單配)④,當末端壓力達到設定值,向電控櫃發送信號,換向閥 1a換向,潤滑泵①停止係統一次給油工作完成。經過設定的時間間隔後,係統再次工作,從另一條主油管供油。 係統設計通常按給油時間5分鐘以內(*高8分鐘以內)設計,壓差開關/壓力操縱閥的標準設定壓力為5MPa左右。 壓差開關/壓力操縱閥設置在壓力損失*大處的供油主管末端,建議後麵再布置一塊分配器(見下圖雙點線框內),以便於末端油脂的更新。 對於中小型係統,為方便電氣配線,可以采用前端壓力控製換向,即在換向閥二出口管線上並聯安裝壓力控製器,末端無須安裝壓差開關/壓力操縱閥。
二、特 點 配管費用較低。 采用末端壓力作為係統給油工作完成的控製參數,設計容易。 適用於潤滑點分布較廣的場合。 |
三、係 統 圖 | 四、係統裝置簡圖 |

| |
電動環式係統 |
一、係統介紹 電控櫃④內的指令時間繼電器使係統按照設定的給油間隔時間自動動作,指令時間用”給油時間延長“表示給油工作的異常,另設有”貯油器空“、”過負荷運轉“等警報信號。指令時間繼電器按係統一次給油工作實際所需時間加2~5分鐘來調整。 液壓換向閥 1a具有切換兩條供油主管和控製供油主管末端的壓力的功能,當供油的主管的末端壓力達到液壓換向閥的設定壓力,液壓換向閥換向,並向電控櫃發送信號,潤滑泵①停止,係統再次工作,從另一條主油管供油。 係統設計通常按給油時間5分鐘以內(*高8分鐘以內)設計,液壓換向閥的標準設定壓力為5MPa。
二、特 點 供油管末端壓力直接控製換向閥換向,動作可靠。 換向閥裝設於潤滑泵上,電氣配線費用低。 在潤滑泵上進行壓力調整,維護、檢查方便。 適用於潤滑點比較集中的場合。 四、係統裝置簡圖 |
|
三、係 統 圖 | 四、係統裝置簡圖 |
 |  |
|
電動二級分配係統 |
一、係統介紹 基本動作和前述電動終端式係統相同。二次分配由雙線分配器②的出油口接二次供油管向遞進式分配器③供油,這樣,雙線式分配器的一個出油口可向4~8個潤滑點給油。 在分配器②和③之間的配管較長的情況下,為使分配器③動作有充分的保證,采用了壓力控製閥⑥,使主管壓力升高。壓力控製閥安裝在距壓差開關/壓力操縱閥⑤1米以內的主管上。 壓差開關/壓力操縱閥後續需布置一塊雙線式分配器(見下圖接線框內),這塊分配器上不要再接遞進式分配器,進行二次分配。壓差開關/壓力操縱閥一般安裝在壓力損失*大處的供油主管末端。 電動環式係統亦能布置二級分配,壓力控製閥安裝在距液壓換向閥回油口1米以內的主管上。
二、特 點 適用於潤滑點眾多,給油量相同、分布集中的場合。 空間狹小難於確認分配器動作的場合,使用效果好。 和壓力控製閥配合使用,可以采用細長的管路。 檢查部位集中,便於維護管理。 四、係統裝置簡圖 |
三、係 統 圖 | 四、係統裝置簡圖 |
 |  |
係統配管要領 |
 |
|
配管例②(支管引出部分及分配器連接部分) |
 |
|
  |
配管例③(分配器→軸承配管要領-固定部位) 潤滑點可以有固定、移動、旋轉三種不同類型,其配管方法各異。對於固定不動的部件,一般工作場合的配管主要使用銅管,特殊場合則使用不鏽鋼管,分配器出口側采用端直通管接頭,軸承側應使用直角管接頭或端直通管接頭。 |
|
配管例④(分配器→軸承配管要領-移動、旋轉部件) 對於移動部件應使用膠管(特殊及高溫場合使用金屬軟管) 對於旋轉軸,軸端安裝旋轉接頭並和膠管連接。 |